2016-2017学年安徽省池州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2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数列1,3,6,10,…的一个通项公式an=( )
A.n2﹣n+1 B. C. D.2n+1﹣3
2.当a=3时,如图的程序段输出的结果是( )
A.9 B.3 C.10 D.6
3.在△ABC中,若(b+c)2﹣a2=3bc,则角A=( )
A.30° B.60° C.120° D.150°
4.某学校有教职员工150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45人,一般职员90人,现在用分层抽样抽取30人,则样本中各职称人数分别为( )
A.5,10,15 B.3,9,18 C.3,10,17 D.5,9,16
5.先后抛掷硬币三次,则至少一次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
A. B. C. D.
6.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的件数是15,17,14,10,15,17,17,16,14,12,设其平均数为a,中位数为b,众数为c,则有( )
A.a>b>c B.b>c>a C.c>a>b D.c>b>a
7.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1=2,a2+a3=13,则a4+a5+a6等于( )
A.40 B.42 C.43 D.45
8.如图,在圆心角为90°的扇形中以圆心O为起点作射线OC,则使得∠AOC与∠BOC都不小于30°的概率是( )
A. B. C. D.
9.在一次歌手大奖赛上,七位评委为歌手打出的分数如下:9.4,8.4,9.4,9.9,9.6,9.4,9.7,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值和方差分别为( )
A.9.4,0.484 B.9.4,0.016 C.9.5,0.04 D.9.5,0.016
10.设有一个直线回归方程为 =2﹣1.5 ,则变量x增加一个单位时( )
A.y 平均增加 1.5 个单位 B.y 平均增加 2 个单位
C.y 平均减少 1.5 个单位 D.y 平均减少 2 个单位
11.等比数列{an}中,a5a14=5,则a8a9a10a11=( )
A.10 B.25 C.50 D.75
12.设x>0,y>0,x+y+xy=2,则x+y的最小值是( )
A. B.1+ C.2 ﹣2 D.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3.不等式5﹣x2>4x的解集为 .
14.如图,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 .
15.在△ABC中,B=135°,C=15°,a=5,则此三角形的最大边长为 .
16.等差数列{an}前n项和为Sn,已知a1=13,S3=S11,n为 时,Sn最大.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将A、B两枚骰子各抛掷一次,观察向上的点数,问:
(1)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两枚骰子点数之和是3的倍数的结果有多少种?
(3)两枚骰子点数之和是3的倍数的概率为多少?
18.某人射击一次命中7~10环的概率如下表
命中环数 7 8 9 10
命中概率 0.16 0.19 0.28 0.24
计算这名射手在一次 射击中:
(1)射中10环或9环的概率;
(2)至少射中7环的概率;
(3)射中环数不足8环的概率.
19.已知△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2,cosB=
(Ⅰ)若b=4,求sinA的值;
(Ⅱ) 若△ABC的面积S△ABC=4求b,c的值.
20.对甲、乙的学习成绩进行抽样分析,各抽5门功课,得到的观测值如下:问:甲、乙谁的平均成绩最好?谁的各门功课发展较平衡?
甲 60 80 70 90 70
乙 80 60 70 80 75
21.为了了解初三女生身高情况,某中学对初三女生身高情况进行了一次测量,所得数据整理后列出了频率分布表如下:
组 别 频数 频率
145.5~149.5 1 0.02
149.5~153.5 4 0.08
153.5~157.5 20 0.40
157.5~161.5 15 0.30
161.5~165.5 8 0.16
165.5~169.5 m n
合 计 M N
(1)求出表中m,n,M,N所表示的数分别是多少?
(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3)全体女生中身高在哪组范围内的人数最多?
22.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a1=1,公差d=1,前n项和为Sn, ,
(1)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
(2)求证:b1+b2+…+bn<2.
2016-2017学年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2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数列1,3,6,10,…的一个通项公式an=( )
A.n2﹣n+1 B. C. D.2n+1﹣3
【分析】3=1+2,6=1+2+3,10=1+2+3+4,…,an=1+2+3+…+n,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答】解:由题意,3=1+2,6=1+2+3,10=1+2+3+4,∴an=1+2+3…+n=
故选C.
【点评】本题给出数列的前几项,猜想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关键是挖掘各项的规律,再进行猜测.
2.当a=3时,如图的程序段输出的结果是( )
A.9 B.3 C.10 D.6
【分析】分析程序中各变量、各语句的作用,再根据流程图所示的顺序,可知:该程序的作用是计算分段函数 的函数值.
【解答】解:∵
又∵a=3<10,
故y=2×3=6.
故选D
【点评】根据流程图(或伪代码)写程序的运行结果,是算法这一模块最重要的题型,其处理方法是::①分析流程图(或伪代码),从流程图(或伪代码)中既要分析出计算的类型,又要分析出参与计算的数据(如果参与运算的数据比较多,也可使用表格对数据进行分析管理)⇒②建立数学模型,根据第一步分析的结果,选择恰当的数学模型③解模.
3.在△ABC中,若(b+c)2﹣a2=3bc,则角A=( )
A.30° B.60° C.120° D.150°
【分析】利用余弦定理表示出cosA,把已知的等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整理后,代入表示出的cosA中求出cosA的值,由A为三角形的内角,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即可求出A的度数.
【解答】解:把(b+c)2﹣a2=3bc整理得:b2+2bc+c2﹣a2=3bc,即b2+c2﹣a2=bc,
∴由余弦定理得:cosA= = = ,
又A为三角形的内角,
则角A=60°.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余弦定理,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余弦定理很好的建立了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熟练掌握余弦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
4.某学校有教职员工150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45人,一般职员90人,现在用分层抽样抽取30人,则样本中各职称人数分别为( )
A.5,10,15 B.3,9,18 C.3,10,17 D.5,9,16
【分析】求出样本容量与总容量的比,然后用各层的人数乘以得到的比值即可得到各层应抽的人数.
【解答】解:由 = ,
所以,高级职称人数为15× =3(人);
中级职称人数为45× =9(人);
一般职员人数为90× =18(人).
所以高级职称人数、中级职称人数及一般职员人数依次为3,9,18.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层抽样,在分层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取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此题是基础题.
5.先后抛掷硬币三次,则至少一次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
A. B. C. D.
【分析】至少一次正面朝上的对立事件是没有正面向上的骰子,先做出三次反面都向上的概率,利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做出结果.
【解答】解:由题意知至少一次正面朝上的对立事件是没有正面向上的骰子,
至少一次正面朝上的对立事件的概率为 ,
1﹣ = .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对立事件的概率,正难则反是解题是要时刻注意的,我们尽量用简单的方法来解题,这样可以避免一些繁琐的运算,使得题目看起来更加清楚明了.
6.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的件数是15,17,14,10,15,17,17,16,14,12,设其平均数为a,中位数为b,众数为c,则有( )
A.a>b>c B.b>c>a C.c>a>b D.c>b>a
【分析】先由已知条件分别求出平均数a,中位数b,众数c,由此能求出结果.
【解答】解:由已知得:a= (15+17+14+10+15+17+17+16+14+12)=14.7;
b= =15;
c=17,
∴c>b>a.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平均数为,中位数,众数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
7.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1=2,a2+a3=13,则a4+a5+a6等于( )
A.40 B.42 C.43 D.45
【分析】先根据a1=2,a2+a3=13求得d和a5,进而根据等差中项的性质知a4+a5+a6=3a5求得答案.
【解答】解: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1=2,a2+a3=13,
得d=3,a5=14,
∴a4+a5+a6=3a5=42.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性质.属基础题.
8.如图,在圆心角为90°的扇形中以圆心O为起点作射线OC,则使得∠AOC与∠BOC都不小于30°的概率是( )
A. B. C. D.
【分析】本题利用几何概型求解.经分析知,只须选择角度即可求出使得∠AOC与∠BOC都不小于30°的概率,即算出符合条件:“使得∠AOC与∠BOC都不小于30°的”的点C所在的位置即可.
【解答】解:选角度作为几何概型的测度,
则使得∠AOC与∠BOC都不小于30°的概率是:
.
故选D.
【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几何概型、几何概型中测度的选择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化归与转化思想.属于基础题.
9.在一次歌手大奖赛上,七位评委为歌手打出的分数如下:9.4,8.4,9.4,9.9,9.6,9.4,9.7,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值和方差分别为( )
A.9.4,0.484 B.9.4,0.016 C.9.5,0.04 D.9.5,0.016
【分析】根据题意,利用平均数、方差公式直接计算即可.
【解答】解: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为9.4,9.4,9.6,9.4,9.7,
其平均值为 (9.4+9.4+9.6+9.4+9.7)=9.5,
方差为 [(9.4﹣9.5)2+(9.4﹣9.5)2+(9.6﹣9.5)2+(9.4﹣9.5)2+(9.7﹣9.5)2]=0.016,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用样本的平均数、方差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方差,属基础题,熟记样本的平均数、方差公式是解答好本题的关键.
10.设有一个直线回归方程为 =2﹣1.5 ,则变量x增加一个单位时( )
A.y 平均增加 1.5 个单位 B.y 平均增加 2 个单位
C.y 平均减少 1.5 个单位 D.y 平均减少 2 个单位
【分析】根据回归直线方程的x的系数是﹣1.5,得到变量x增加一个单位时,函数值要平均增加﹣1.5个单位,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直线回归方程为 =2﹣1.5 ,
∴变量x增加一个单位时,函数值要平均增加﹣1.5个单位,即减少1.5个单位,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线性回归方程,考查线性回归方程系数的意义,属于基础题.
11.等比数列{an}中,a5a14=5,则a8a9a10a11=( )
A.10 B.25 C.50 D.75
【分析】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性质知a8a9a10a11=(a5a14)2,由此利用a5a14=5,能求出a8a9a10a11的值.
【解答】解:∵等比数列{an}中,a5a14=5,
∴a8a9a10a11=(a5a14)2=25.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性质和应用,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解答.
12.设x>0,y>0,x+y+xy=2,则x+y的最小值是( )
A. B.1+ C.2 ﹣2 D.2﹣
【分析】由 ≤ 将方程转化为不等式,利用换元法和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求出“x+y”的范围,即求出它的最小值.
【解答】解:∵x>0,y>0,∴x+y≥2 (当且仅当x=y时取等号),
则 ≤ ,xy≤ ,
∵x+y+xy=2,∴xy=﹣(x+y)+2≤ ,
设t=x+y,则t>0,代入上式得,t2+4t﹣8≥0,
解得,t≤﹣2﹣2 或t≥2 ﹣2,则t≥2 ﹣2,
故x+y的最小值是2 ﹣2,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不等式的应用,还涉及了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换元法,利用换元法时一定注意换元后的范围,考查了转化思想和整体思想.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3.不等式5﹣x2>4x的解集为 (﹣5,1) .
【分析】先移项化成一般形式,再直接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求解即可.
【解答】解:不等式5﹣x2>4x化为:x2+4x﹣5<0,解得﹣5<x<1.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x|﹣5<x<1};
故答案为(﹣5,1).
【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考查计算能力.
14.如图,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 19 .
【分析】经过观察为当型循环结构,按照循环结构进行执行,当不满足执行条件时跳出循环,输出结果即可.
【解答】解:经过分析,本题为当型循环结构,执行如下:
S=1 A=1
S=10 A=2
S=19 A=3
当A=3不满足循环条件,跳出.
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19
故答案为:19.
【点评】本题考查当型循环结构,考查对程序知识的综合运用,模拟循环的执行过程是解答此类问题常用的办法.属于基础题.
15.在△ABC中,B=135°,C=15°,a=5,则此三角形的最大边长为 .
【分析】首先根据最大角分析出最大边,然后根据内角和定理求出另外一个角,最后用正弦定理求出最大边.
【解答】解:因为B=135°为最大角,所以最大边为b,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180°﹣(B+C)=30°
在△ABC中有正弦定理有:
故答案为: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应用,在已知两角一边求另外边时采用正弦定理.
16.等差数列{an}前n项和为Sn,已知a1=13,S3=S11,n为 7 时,Sn最大.
【分析】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利用已知a1=13,S3=S11,和前n项和公式即可解得d,进而得到an,解出an≥0的n的值即可得出.
【解答】解: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a1=13,S3=S11,∴ = ,解得d=﹣2.
∴an=13+(n﹣1)×(﹣2)=15﹣2n.
令an≥0,解得n≤7.5,
因此当n=7时,S7最大.
故答案为7.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属于中档题.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将A、B两枚骰子各抛掷一次,观察向上的点数,问:
(1)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两枚骰子点数之和是3的倍数的结果有多少种?
(3)两枚骰子点数之和是3的倍数的概率为多少?
【分析】(1)已知第一枚由6种结果,第二枚有6种结果,根据分步计数乘法原理,把两次的结果数相乘,得到共有的结果数.
(2)比值两个有序数对中第一个数字作为第一枚的结果,把第二个数字作为第二枚的结果,列举出所有满足题意的结果.
(3)本题是一个古典概型由上两问知试验发生包含的事件数是36,满足条件的事件数是12,根据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做出要求的概率.
【解答】解:(1)第一枚有6种结果,
第二枚有6种结果,由分步计数原理知共有6×6=36种结果
(2)可以列举出两枚骰子点数之和是3的倍数的结果(1,2)(1,5)(2,1)(2,4)
(3,3)(3,6)(4,2)(4,5)(5,1)(5,4)(6,3)(6,6)共有12种结果.
(3)本题是一个古典概型
由上两问知试验发生包含的事件数是36,
满足条件的事件数是12,
∴根据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得到P= = .
【点评】本题考查分步计数原理,考查用列举法得到事件数,考查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这是很好的一个题目,把解决古典概型概率的过程分析的层次分明,应引起注意.
18.某人射击一次命中7~10环的概率如下表
命中环数 7 8 9 10
命中概率 0.16 0.19 0.28 0.24
计算这名射手在一次 射击中:
(1)射中10环或9环的概率;
(2)至少射中7环的概率;
(3)射中环数不足8环的概率.
【分析】某人射击一次命中7环、8环、9环、10环的事件分别记为A、B、C、D,则可得P(A)=0.16,P(B)=0.19,P(C)=0.28,P(D)=0.24
(1)事件D或C有一个发生,根据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可得
(2)事件A、B、C、D有一个发生,据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可得
(3)考虑“射中环数不足8环“的对立事件:利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P(M)=1﹣P( )求解即可
【解答】解:某人射击一次命中7环、8环、9环、10环的事件分别记为A、B、C、D
则可得P(A)=0.16,P(B)=0.19,P(C)=0.28,P(D)=0.24
(1)射中10环或9环即为事件D或C有一个发生,根据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可得
P(C+D)=P(C)+P(D)=0.28+0.24=0.52
答:射中10环或9环的概率0.52
(2)至少射中7环即为事件A、B、C、D有一个发生,据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可得
P(A+B+C+D)=P(A)+P(B)+P(C)+P(D)=0.16+0.19+0.28+0.24=0.87
答:至少射中7环的概率0.87
(3)射中环数不足8环,P=1﹣P(B+C+D)=1﹣0.71=0.29
答:射中环数不足8环的概率0.29
【点评】本题考查了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公式的应用,若A,B互斥,则P(A+B)=P(A)+P(B),当一个事件的正面情况比较多或正面情况难确定时,常考虑对立事件.
19.已知△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2,cosB=
(Ⅰ)若b=4,求sinA的值;
(Ⅱ) 若△ABC的面积S△ABC=4求b,c的值.
【分析】(Ⅰ)先求出sinB= ,再利用正弦定理求sinA的值;
(Ⅱ)由△ABC的面积S△ABC=4求c的值,利用余弦定理求b的值.
【解答】解:(Ⅰ)∵cosB=
∴sinB= ,
∵a=2,b=4,
∴sinA= = = ;
(Ⅱ)S△ABC=4= ×2c× ,∴c=5,
∴b= = .
【点评】本题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运用,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20.对甲、乙的学习成绩进行抽样分析,各抽5门功课,得到的观测值如下:问:甲、乙谁的平均成绩最好?谁的各门功课发展较平衡?
甲 60 80 70 90 70
乙 80 60 70 80 75
【分析】先求出甲和乙的平均数,再求出甲和乙的方差,结果甲的平均数大于乙的平均数,甲的方差大于乙的方差,得到结论.
【解答】解: ,
,
∵
∴甲的平均成绩较好,乙的各门功课发展较平衡.
【点评】本题考查平均数和方差,对于两组数据一般从稳定程度和平均水平两个方面来观察两组数据,本题是一个基础题.
21.为了了解初三女生身高情况,某中学对初三女生身高情况进行了一次测量,所得数据整理后列出了频率分布表如下:
组 别 频数 频率
145.5~149.5 1 0.02
149.5~153.5 4 0.08
153.5~157.5 20 0.40
157.5~161.5 15 0.30
161.5~165.5 8 0.16
165.5~169.5 m n
合 计 M N
(1)求出表中m,n,M,N所表示的数分别是多少?
(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3)全体女生中身高在哪组范围内的人数最多?
【分析】(1)由频率的意义知,N=1,n=1﹣(0.02+0.08+0.40+0.30+0.16),由第一组的频率和频数,可求得m=2,M=1+4+20+15+8+2,从而得到结论.
(2)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
(3)由频率分步表可得全体女生中身高在153.5~157.5这一组范围内的人数最多.
【解答】解:(1)由频率的意义知,N=1,…
n=1﹣(0.02+0.08+0.40+0.30+0.16)=0.04,…
由第一组的频率和频数,可求得m=2,M=1+4+20+15+8+2=50.…
∴m=2,n=0.04,M=50,N=1.…
(2)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
…
(3)由频率分步表可得全体女生中身高在153.5~157.5这一组范围内的人数最多,为20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频率分步表、频率分步直方图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22.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a1=1,公差d=1,前n项和为Sn, ,
(1)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
(2)求证:b1+b2+…+bn<2.
【分析】(1)等差数列{an}中a1=1,公差d=1,由 能求出数列{bn}的通项公式.
(2)由 ,能证明b1+b2+…+bn<2.
【解答】解:(1)∵等差数列{an}中a1=1,公差d=1
∴
∴ …
(2)∵ …
∴
= …
= …
∵n>0,
∴
∴
∴b1+b2+…+bn<2. …
【点评】本题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和前n项和的证明,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和裂项求和法的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