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9日,我们学校全体教师进行了学习交流大会。学校中的几位教师前往正定子龙小学进行听课学习,收获颇多,并在交流会中发表自己学习后的心得感受。
一些老师叙述公开课的上课重点、难点,一些老师谈自己听完公开课后的心得感受。给我最大感触的一是“三备两研”,二是一位老师提到的“老是不能代替学生去理解,去感受。”
优质的校本教研是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的有力支撑。所谓的“三备两研”是指:“一备”即为个人备课。主备人针对年级以及课时内容进行独立备课,形成大体的教学设计和课件。接下来是“一研”。团队教师面对面交流,各抒己见进行研讨,统一思想,提出修改建议和依据。紧接着是“二备”,即主备人将最初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形成教研成果。根据教学实际,主备人将教研成果落实于课堂实践,同时教研团队进行课堂观摩和观察。课后教学团队及时进行总结评价,授课教师进行课后反思,这就是“二研”。最后就是“三备”:主备人整理课堂纪实、教学设计、课件和反思总结,形成三备材料。
“三备两研”这种有效的教研模式,有利于促进集体备课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也颠覆了我对教师备课的想法,以前我一直认为备课时间很简单的事情,看一看教学参考书、从网上找一找相关的资料、回想一下自己曾经是一名学生的时候老师是怎么上课的,对上课内容有一定的思路就算备课完成了。但通过这次的学习交流大会以及前段时间的上课经历,我终于感受到备课的重要性。想要上好一堂课,必须要备好课,尤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向学生介绍作者生平的时候也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自己心里清楚,学生才会理解。今后,我也会改正自己的缺点,认真备课,落实每一个知识点的细节,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另外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一位老师说到:老师不能代替学生去理解、去感受。老师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在一堂数学公开课上,这位老师讲的是真分数和假分数,其中有一个小游戏是“四个小朋友分五个苹果”,老师担心学生们上台以后就只会一种方法:每个小朋友先一个人拿一个,再把最后一个平均分成四份,每人拿一份。因此,她就束缚住学生的思维,在学生上台之前告诉学生们把每一个苹果都平均分成四份,每个小朋友从中拿一份。当老师把五位同学叫上台去分苹果的时候,他们想不到别的方法了,都呆呆地站在讲台上,课堂气氛也有些尴尬。数学是很灵活的学科,一道题能有多种解法,老师需要做的不是束缚学生的思维,而应该去引导他们发散思维,去寻找更多的解决办法。
数学如此,语文也是一样。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有时在课上听到学生说错答案可能就会说:“哎呀,你说错了,正确的应该是……”。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能对于这个学生来说他所说出来的就是他心中所想的。尤其这个学校的学生全部都是体育生,思维十分活跃,这是其他学校学生所欠缺的,我更应该抓住他们的优点,带领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更应教会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而不能一味的“满堂灌”,对学生进行全盘的否定。这次的学习交流会确实使我受益匪浅,也更让我明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而我距离“优秀”,还相差甚远。今后,我也将不断努力,向着优秀教师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