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17课时解放战争同步练(含答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有奖投稿

2017年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17课时解放战争同步练(含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章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人教版必修1 第4单元
第17课 解放战争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45年8月,《大公报》社评说:“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民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该报道反映出当时国人期盼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C.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D.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2.1946年2月1日《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指示》指出:“由于这些决议的成立及其实施,国民党一党独裁制度即开始破坏,在全国范围开始了国家民主化。这就将巩固国内和平,使我们党及我党所创立的军队和解放区走上合法化。这是中国民主革命一次伟大胜利。”材料中所指的“决议”出自
A.《双十协定》             B.《政治协商会议决议》
C.《国内和平协定》         D.《马关条约》

3.中共某部队曾于1946年向中央发出此电文:“我们提议中央能允许我们在本月底即开始实施主力突围的计划,即经鄂中分两个纵队分别向陕南及武当山突围,然后转至陕甘宁边区”。该电文发出的背景应该是
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C.国民党军队进攻陕北解放区
D.解放军决定进行战略反攻
4.1947年,为躲避国民党进攻,毛泽东被迫从延安转移到陕北的一个小地名——张冠。毛泽东当时作词《五律•张冠道中》描述“踟蹰张冠道,恍若塞上行”纪念该事件。这里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国民党对解放区进行全面进攻             B.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
C.国民党对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5.读下图,1947年春国民党的重点进攻针对的区域是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6.“敌人是‘哑铃战略’,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要砍断这个‘把’。山东按着敌人的脑袋,陕北按着两条腿,我们拦腰砍去。……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敌人的力量还是很大的。”为此,人民解放军采取
A.战略防御          B.战略反攻
C.战略决战          D.解放南京

7.下表是解放战争时期,敌我力量对比变化情况(见下表),据此中共中央决定
 
A.重庆谈判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进行战略决战      D.发动渡江战役
8.《蒋介石日记》写到:“……紧逼锦州,沈阳形势更加孤立,国军若不积极出击,作破釜沉舟之决心,则沈阳20万之官兵皆成瓮中之鳖。”日记中省略的是指
A.关东军    B.东北军    C.解放军    D.中央军

9.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提出:“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以北的问题”“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0.“素帆百万飞如箭,乘风顷刻敌前现。碧水静无波,疏星夜转多。弹飞如急雨,难阻雄师路。天险说长江,功成夜未央。”这首词描写的应该是
A.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11.报纸既是时代的晴雨表,也是历史的风向标。下图报道的头条新闻对当时民主革命的深远影响是
 
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伟大序幕
B.宣告国民党政权大陆统治被推翻
C.表明国民党军队被彻底消灭
D.标志着全国获得完全的解放

12.1949年7月,中共中央指示:“凡三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在解放两个月至迟三个月后,即应召开各界代表会议,以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方法之一。” 这一指示
A.为解放全国进行战前总动员
B.为召开各界代表会议准备时间
C.有利于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
D.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2小题。13~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再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电报:“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材料二 1945年10月13日蒋介石给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密电:“抗战胜利,日寇投降,……乃奸匪竟……企图破坏统一以遂其割据之阴谋,若不速予剿除,不仅八年抗战前功尽失,且必遗害无穷……此次剿共为人民幸福之所系,务本以往抗战之精神,遵照中正(注:蒋介石)所订剿非手本,督励所属,努力进剿,迅速完成任务。”
材料三 1945年11月6日蒋介石对高级将领的演讲:“回想这20年来,奸匪始终是本党惟一的敌人。”
材料四 (美国总统)杜鲁门回忆录:“事实上,蒋介石甚至连再占领华南都有极大困难……如果他不同共产党人及俄国人达成协议,他就休想进入东北。由于共产党人占领了铁路中间的地方,蒋介石要想占领东北和中南就不可能……假如我们让日本人立即放下他们的武器……那么整个中国就会被共产党人拿过去……因此,我们便命令日本人守着他们的岗位和维护秩序,等到蒋介石的军队一到,日本军队便向他们投降……这种利用日本军队阻止共产党人的办法是国防部和国务院的联合决定而经我批准的。”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理由及谈判的结果。
(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态度以及在上述材料中的体现。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简述蒋介石当时耍弄反革命的两手以及在上述材料中的表现。
(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对于蒋介石玩弄的反革命两手,美国政府采取的态度以及在上述材料和历史事实中的体现。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观察下面三幅图片:
 
图一
 
图二
 
图三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图一、图二和图三所示的三个重大历史事件及其重大意义。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图一、图二和图三所示的三个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人教版必修1 第4单元
第17课 解放战争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A
【解析】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国内两大政治势力——国民党与共产党,能够消除隔阂,和平协商,重建因日本侵略而满目疮痍的家园,把中国引入一个稳定发展的新局面,故A项正确。国民党控制的国民政府领导了八年抗战,且当时反共反人民的本质尚未完全暴露,暂时威望较高,不选B项。“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与史实不符,不选C项。“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错误,不选D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重庆谈判
【难度】较难

2.【答案】B
【解析】由材料“1946年2月1日《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指示》……国民党一党独裁制度即开始破坏,在全国范围开始了国家民主化”结合所学可知,指的是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中通过了《政治协商会议决议》,故选B项。《双十协定》是1945年签订的,不选A项。《国内和平协定》是1949年签订的,不选C项。《马关条约》是1895年签订的,不选D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人民解放战争
【难度】一般

3.【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时间“1946年”以及电文内容可以看出,该电文发出的背景应该是国民党发动内战。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国民党只是为发动内战做准备,故A项错误;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内战爆发,故B项正确;国民党军队进攻陕北解放区是在1947年,故C项错误;解放军决定进行战略反攻是在1947年,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全面内战爆发
【难度】一般

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是1947年,地点是陕北的张冠,矛盾双方是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结果是毛泽东躲避国民党进攻,进行了转移。与这些信息相符的是C项,不选ABD三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的爆发
【难度】较易

5.【答案】C
【解析】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①为东北地区,②为华北地区,③为陕北地区,④为山东地区,故选C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全面内战爆发
【难度】较易

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信息“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要砍断这个‘把’”,结合所学知识指的历史史实是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军事行动,它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因此选B项,不选ACD三项。
【考点】中国的民主革命•解放战争•战略反攻
【难度】较易

7.【答案】C
【解析】据材料“解放战争时期,敌我力量对比变化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1948年,敌我力量对比接近,据此中共中央决定进行战略决战,故C正确。重庆谈判,在1946年,故A排除。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在1947年6月,当时已经完成,故B排除。发动渡江战役,在1949年,故D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战略决战
【难度】一般

8.【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紧逼锦州,沈阳形势更加孤立,国军若不积极出击”可知此应为解放战争时期的辽沈战役,故排除抗日战争时期的A项,抗日战争之前的B项;D项与题目中的信息“国军若不积极出击”不符,故排除;本题应选C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战略决战
【难度】较易

9.【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内容“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可知这场战役发生在淮河流域,故选C项。辽沈战役发生在东北地区,不选A项。平津战役发生在华北地区,不选B项。渡江战役发生在三大战役以后,不选D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战役
【难度】较易

10.【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素帆百万、碧水、雄师、长江”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描述的是渡江战役中解放军百万雄师渡江局面。所以描写的材料是渡江战役。因此选C项,不选ABD三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渡江战役
【难度】较易

11.【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解放战争战争时期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政权大陆统治被推翻,故选B项;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伟大序幕,排除A;解放战争战争时期解放南京时,国民党还有大量残余军力,排除C项;1950年x藏和平解放宣告全国获得完全的解放,排除D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渡江战役
【难度】一般

12.【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以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方法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的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后,党着手进行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故C项符合题意。会议的目的为了进行战前总动员说法错误,不选A项。会议的目的为召开各界代表会议准备时间与史实不符,不选B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在1937年,不选D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
【难度】一般

13.【答案】(1)理由:避免内战,共商大计。结果:10月10日签订《会谈纪要》或《双十协定》。
(2)态度:蒋介石对中共极端仇恨,力图消灭。体现:材料二是当时蒋介石的剿共密令;材料三表明蒋的一贯立场就是把中共视为“惟一的敌人”。
(3)反革命的两手:当时国民党军队大多还在西南,无法控制全国,所以蒋介石要争取时间,企图一手利用谈判来束缚中共,另一手加紧调兵抢占地盘削弱中共。表现:材料四中,杜鲁门指出当时蒋介石无法控制东北和中南地区,如果日军放下武器,“整个中国就会被共产党人拿过去”。
(4)态度:蒋介石的“两手”是在美国的全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进行的。体现:材料四中,杜鲁门表明了美国的态度,甚至决定了“利用日本军队阻止共产党的办法”。事实上,当时美军侵占了上海、秦皇岛等大中城市,替国民党抢占战略要地和运送军队。
【解析】(1)蒋介石谈判的“理由”结合材料“大战方告结束……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注意把电报的意思回答出来。经过谈判达成的成果是《会谈纪要》或《双十协定》。(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国民党与中共的关系,对中共的仇视态度进行回答。(3)结合材料从国民党在抗战结束后所处的状况进行分析,指出国民党既要抢夺地盘也要运送兵力的军事部署。(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美国在日本投降后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进行分析,说明当时蒋介石是在美国的全力支持下进行发动内战的史实。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重庆谈判
【难度】较难

14.【答案】(1)图一: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图二: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图三:渡江战役;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被推翻。
(2)图一:人民解放军在战争的第一年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图二: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中共中央认为决战时机成熟。图三:是继三大战役后,我军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为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创造了条件。
【解析】(1)根据图片中的文字提取信息,结合所学说出三个图片在解放战争中分别所指的历史事件,根据所学内容分别概括三个事件的历史意义即可。
(2)从图片信息中得出三个历史事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和共产党在当时的情况,分别概括三个事件所产生的历史作用。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战略反攻、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难度】较难

文章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最新试题

点击排行

推荐试题

| 触屏站| 加入收藏 | 版权申明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