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带答案河南郑州一中)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有奖投稿

2017-2018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带答案河南郑州一中)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m

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复习试卷
化   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Zn-65

一、选择题(16×3分=48分)
1.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提倡人们购物时减少使用塑料袋,是为了减少白色污染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D.硫氧化物和碳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2.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发生反应:A(s)+3B(g)⇌2C(g)+2D(g),下列描述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①A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同时消耗2a mol C
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变化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⑤n(A):n(B):n(C):n(D)=1:3:2:2 
⑥B的浓度不变
A.②③⑤⑥        B.①③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④
3.下列化合物中所有化学键都是共价键的是
A.Na2O2    B.NaOH      C.BaCl2     D.H2SO4
4.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HClO的结构式为:H﹣Cl﹣O
C.氯化镁的电子式:
D.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5.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由此判断表中所列M、N、P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是
 M N P 
A Zn Cu 稀H2SO4溶液 
B Cu Fe 稀HCl溶液 
C Ag Zn AgNO3溶液 
D Zn Fe Fe(NO3)3溶液 
6.下列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A.酸性:HClO>HBrO4>HIO4      B.碱性:Al(OH)3>Mg(OH)2>NaOH
C.稳定性:PH3>H2S>HCl      D.非金属性:F>O>S
7.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Z位于IA族,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X、W的简单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B.由Y、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C.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
D.原子半径:r(X)<r(Y)<r(Z)<r(W)
8.从柑橘中炼制萜二烯 ,下列有关它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A.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常温下为液态,难溶于水   
C.分子式为C10H16   
D.与过量的溴的CCl4溶液反应后产物为    
9.下列各组物质的相互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H2、D2和T2互为同位素         B. 和 互为同分异构体
C.金刚石、C60、石墨互为同系物    D.(CH3)2CHC2H5和CH3CH2CH(CH3)2属于同种物质
10.下列涉及有机物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干馏可以得到甲烷,苯和氨等重要化工原料
B.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燃料
C.用大米酿的酒在一定条件下密封保存,时间越长越香醇
D.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11.若1mol某烷烃燃烧后,测得产物中含有m mol CO2和n mol CO,则该烷烃分子中氢原子个数为
A.m+n       B.2(m+n)        C.m﹣n+2      D.2(n+m+1)
12.已知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该反应吸收的能量为(E1﹣E2)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13.对于反应A2+3B2=2C来说,以下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B2)=0.8 mol/(L•s)            B.v(A2)=0.4 mol/(L•s)
C.v(C)=0.6 mol/(L•s)            D.v(B2)=1.8 mol/(L•s)
14.不能鉴别乙醇溶液和乙酸溶液的试剂是
A.氢氧化铜        B.碳酸氢钠      C.石蕊溶液       D.金属钠
1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制取溴苯: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加热
B.实验室制取硝基苯:先加入浓硫酸,再加苯,最后滴入浓硝酸
C.鉴别己烯和苯:向己烯和苯中分别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观察是否褪色
D.除去乙醇中的微量水可加入金属钠,使其完全反应
16.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淡化海水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
B.以NaCl为原料可以生产烧碱、纯碱、金属钠、氯气、盐酸等化工产品
C.步骤Ⅱ中鼓入热空气吹出溴,是因为溴蒸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
D.用SO2水溶液吸收Br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r2+SO2+2H2O═4H++SO42﹣+2Br﹣

二、非选择题(本题6小题,共52分)
17.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X组成的单质是最理想的气体燃料,Y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W、R处于同一周期,W是该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W与R能形成化合物WR。请回答下列问题:
(1)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2)X、Y形成最简单有机物的分子结构是             。
(3)工业上用化合物WR冶炼W的单质,若要得到2.3tW,至少需要WR的质量是     。
(4)W与Z形成的化合物W2Z2可作供氧剂,该化合物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            
              ,其反应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在一定条件下,R单质能与硫反应生成一种用途广泛的硫化剂S2R2;S2R2与足量水反应有黄色沉淀生成,同时生成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8.在某澄清溶液中,可能存在下述几种离子:H+、K+、Ba2+、SO42﹣、I﹣、CO32﹣。取该溶液进行下述实验:
①用pH试纸检验,该溶液呈强酸性;
②取部分溶液,滴入几滴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四氯化碳层呈紫色;
③另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由酸性逐渐呈碱性,然后再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原溶液中:
(1)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
(2)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3)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
(4)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9.如图表示4个碳原子相互结合的方式。小球表示碳原子,小棍表示化学键,假如碳原子上其余的化学键都是与氢结合。
 
(1)图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与   ;B与     ;D与    (填编号)。
(2)在如图的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不仅可以形成共价单键,还可以形成   
       和       ;不仅可以形成      ,还可以形成碳环。
(3)图中属于烷烃的是      (填编号)。
20.实验探究: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1)实验装置:
 
填写所示仪器名称 B:           。
(2)实验步骤:
连接仪器、                  、加药品后,打开a、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3)问题探究:(已知酸性强弱:亚硫酸>碳酸)
①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E中足量酸性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的作用是            ;
②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的实验现象是                          ;
③依据试管D中的实验现象,能否证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    (填“能”或“否”),试管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1.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构成原电池的条件,装置如图(1、2):
 
实验一:实验探究电极的构成(图1)
①A、B 两极均选用石墨作电极,发现电流计指针不偏转;
②A、B 两极均选用铜片作电极,发现电流计指针不偏转;
③A极用锌片,B极用铜片,发现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
④A极用锌片,B极用石墨,发现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
结论一:                     。
实验二:探究溶液的构成(图2,A极用锌片,B极用铜片)
①液体采用无水乙醇,发现电流计指针不偏转;
②改用硫酸溶液,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B极上有气体产生。
结论二:                          。
实验三:对比实验,探究图3装置能否构成原电池
将锌、铜两电极分别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发现锌片上有气泡产生,铜片上无明显现象,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
结论三:                        。
思考:对该同学的实验,同学乙提出了如下疑问,请你帮助解决。
(1)在图1装置中,若A 为镁片,B为铝片,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电流计的指针应向
     偏转。此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
(2)如某装置如图3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此时电流表显示有电流通过,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铜上的电极反应Cu﹣2e﹣═Cu2+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42﹣)减小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
D.锌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22.把海水过滤除杂,在提取了氯化钠、溴、镁等化学物质后,剩余的富碘卤水中,采用下面的工艺流程生产单质碘:
 
回答下列问题:
(1)丁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2)第④步骤操作中用稀H2SO4浸洗的目的是                          ;
(3)第⑦步骤操作可提取纯I2的两种方法是       和       (不要求写出具体步骤);
(4)检验得到I2的方法是                                      。
(5)步骤⑥的离子方程式为                                     。

 

 


化  学 答 案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A.购物时减少使用塑料袋,能够减少聚乙烯材料的使用,是为了减少白色污染,故A正确;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故B正确;C.因废电池中铅、镉、汞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非常严重,所以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减少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故C正确;D.碳的氧化物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故D错误;故选D。
2.【答案】B
【解析】①A的质量不发生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平衡状态,故正确;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同时消耗2a mol C,都体现的逆反应方向,故错误;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变化,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故正确;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说明气体的质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故正确;⑤达平衡状态时,n(A):n(B):n(C):n(D)可能等于1:3:2:2,也可能不等,与各物质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故错误;⑥B的浓度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平衡状态,故正确;故选B。
3.【答案】D
【解析】A.Na2O2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故A不选;B.NaOH中既有离子键有有共价键,故B不选;C.BaCl2中,只有离子键,故C不选;D.H2SO4中,存在H﹣O、S﹣O、S=O等共价键,故D选;故选D。
4.【答案】C
【解析】A.氯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总数为18,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氯离子正确的结构示意图为: ,故A错误;B.次氯酸分子中含有1个氧氢键和1个氧氯键,次氯酸正确的结构式为:H﹣O﹣Cl,故B错误;C.氯化镁为离子化合物,镁离子直接用离子符号表示,氯离子需要标出最外层电子及所带电荷,氯化镁正确的电子式为: ,故C正确;D.氯化氢属于共价化合物,氯化氢的电子式中不能标出电荷,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为: ,故D错误;故选C。
5.【答案】C
【解析】该装置没有外接电源,所以是原电池.原电池中,负极材料比正极材料活泼,且负极材料是随着反应的进行质量减少,正极质量增加或放出气泡.根据题意知,N极是负极,M是正极,且N极材料比M极活泼;A、M极材料比N极活泼,故A错误;B、M极上质量不增加,故B错误.C、N极材料比M极活泼,且M极上有银析出,所以质量增加,符合题意,故C正确;D、M极材料比N极活泼,故D错误.故选C。
6.【答案】D
【解析】A.非金属性Cl>Br>I,则酸性:HClO4>HBrO4>HIO4,而HClO为酸性很弱的酸,故A错误;B.金属性Na>Mg>Al,碱性:Al(OH)3<Mg(OH)2<NaOH,故B错误;C.非金属性Cl>S>P,对应氢化物稳定性:PH3<H2S<HCl,故C错误;D.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则非金属性:F>O>S,故D正确;故选D。
7.【答案】B
【解析】Y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应为F,X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且原子序数小于F,应为O元素,在周期表中Z位于IA族,由原子序数关系可知Z为Na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W应为S元素,A.元素X、W的简单阴离子分别为O2﹣、S2﹣,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故A错误;B.Y为F,Z为Na,由Y、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NaF,是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C.非金属性F>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C错误;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半径r(F)<r(O)<r(S)<r(Na),故D错误;故选B。
8.【答案】A   
【解析】A.含C=C,则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错误;B.为C原子个数大于4的烯烃类物质,则常温下为液态,难溶于水,故B正确;C.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10H16,故C正确;D.含2个双键,与2mol溴发生加成,则与过量的溴的CCl4溶液反应后产物为 ,故D正确;故选A。   
9.【答案】D   
【解析】A.H2、D2和T2是氢气分子,不是原子,不能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B. 和 分子式和结构相同为同种物质,都是空间四面体结构,故B错误;C.金刚石、C60、石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为同素异形体,故C错误;D.(CH3)2CHC2H5和CH3CH2CH(CH3)2分子式相同结构相同属于同种物质,故D正确;故选D。
10.【答案】D
【解析】A、煤干馏是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对煤加强热使煤分解,可以得到甲烷、苯和氨等重要化工原料,故A正确;B、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是清洁燃料,故B错误;C、乙醇可生成乙酸,进而进一步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从而具有香味,故C正确;D、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而纤维素、淀粉和脂肪均能水解,故D错误;故选D。
11.【答案】D
【解析】1mol烷烃中含有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n)mol,即该烷烃分子中含有C原子数目为:m+n;根据烷烃通式CnH2n+2可知,该有机物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2(m+n)+2=2(n+m+1),故选D。
12.【答案】B
【解析】A、图象分析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结合能量守恒分析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B、△H=断键吸收的能量﹣成键放出的能量=E1﹣E2,故B正确;C、图象分析可知反应过程中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故C错误;D、某些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也可以发生,如氢氧化钡晶体和铵盐发生的吸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B。
13.【答案】D
【解析】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则反应速率越快,A.  =0.26;B.  =0.4;C.  =0.3;D.  =0.6,显然D中比值越大,反应速率最快,故选D。
14.【答案】D
【解析】A.氢氧化铜可溶于乙酸,与乙醇不反应,可鉴别,故A正确;B.乙酸具有酸性,可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鉴别,故B正确;C.滴加石蕊,乙酸溶液呈红色,乙醇不变色,可鉴别,故C正确;D.二者都与钠反应,不能鉴别,故D错误;故选D。
15.【答案】C
【解析】A.制取溴苯应用液溴,不能用溴水,故A错误;B.为防止酸液的飞溅,应先加入浓硝酸,最后加入浓硫酸,故B错误;C.己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与高锰酸钾不反应,可鉴别,故C正确;D.乙醇和水都与钠反应,应加生石灰,然后蒸馏,故D错误;故选C。
16.【答案】C
【解析】A.目前淡化海水的方法有多种,如:蒸留法、电渗透法、离子交换法、水合物法、溶剂萃取法和冰冻法,故A正确;B.电解饱和食盐水生产烧碱、氯气、氢气,其中氯气和氢气可以生产盐酸,电解熔融氯化钠生产金属钠和氯气,向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生成碳酸氢钠晶体,分解得到纯碱碳酸钠,故B正确;C.步骤Ⅱ中鼓入热空气吹出溴,是因为溴蒸气易挥发,故C错误;D.二氧化硫和溴单质反应生成的硫酸和溴化氢都是强酸完全电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r2+SO2+2H2O═4H++SO42﹣+2Br﹣,故D正确;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1)第二周期第VIA族; ;
(2)正四面体;    (3)5.85 t;
(4)离子键和共价键或非极性共价键;2Na2O2+2CO2=2Na2CO3+O2;
(5)
【解析】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X组成的单质是最理想的气体燃料,则X为H;Y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则Y为C元素;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Z为O;W、R处于同一周期,W是该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W与R能形成化合物WR,则W为Na,R为Cl,(1)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VIA族,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故答案为:第二周期第VIA族; ;(2)X、Y形成最简单有机物为甲烷,分子结构是正四面体,故答案为:正四面体;(3)电解NaCl制备Na,由原子守恒可知需要NaCl为 ×58.5=5.85 t,故答案为:5.85 t;(4)W与Z形成的化合物Na2O2可作供氧剂,该化合物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或非极性共价键,其反应原理是2Na2O2+2CO2=2Na2CO3+O2,故答案为:离子键和共价键或非极性共价键;2Na2O2+2CO2=2Na2CO3+O2;(5)S2R2与足量水反应有黄色沉淀生成,同时生成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则反应生成S、二氧化硫和HCl,只有S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该反应转移3e﹣,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故答案为:
18.【答案】(1)H+、Ba2+、I﹣        (2)SO42﹣、CO32﹣
(3)K+          (4)Cl2+2I﹣═I2+2Cl﹣
【解析】①用pH试纸检验,该溶液呈强酸性,说明有H+,无CO32﹣。②取部分溶液,滴入几滴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四氯化碳层呈紫色,说明有I﹣。③另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由酸性逐渐呈碱性,然后再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有Ba2+,无SO42﹣。
(1)肯定存在的离子是H+、Ba2+、I﹣,故答案为:H+、Ba2+、I﹣;
(2)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SO42﹣、CO32﹣,故答案为:SO42﹣、CO32﹣;
(3)可能存在的离子是K+,故答案为:K+;
(4)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2I﹣═I2+2Cl﹣,故答案为:Cl2+2I﹣═I2+2Cl﹣。
19.【答案】(1)C;EFH; G
(2)碳碳双键;碳碳三键; 碳链
(3)AC
【解析】(1)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A为丁烷,A与C、B为2﹣丁烯,B与EFH、D为2﹣丁炔,D与G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C;EFH; G;(2)碳原子之间成键方式具有多样性,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不仅可以形成共价单键,还可以形成双键、单键,不仅可以形成碳链还可以形成碳环,故答案为:碳碳双键;碳碳三键; 碳链;(3)按照碳碳间成键方式烃可分为烷烃、烯烃、炔烃,烷烃分子中,碳原子和其他原子均以单键成键,烷烃只含单键,成链状,烯烃含有碳碳双键,炔烃含有碳碳三键,根据图示的球棍模型可以看出,BEF属于烯烃,DG属于炔烃,H属于环烷烃,只有A、C中碳原子和其他原子以共价单键结合,属于烷烃,故答案为:AC。
20.【答案】(1)圆底烧瓶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①Cu+2H2SO4(浓) CuSO4+SO2↑+2H2O;除去SO2气体
②盛有Na2SiO3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
③否;SO2+2HCO3﹣=SO32﹣+H2O+2CO2 
【解析】(1)根据装置图中的仪器可知B为圆底烧瓶,故答案为:圆底烧瓶;(2)反应生成气体,在加入药品之前需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防止气密性不好导致气体泄漏,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①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酸铜和水,其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 CuSO4+SO2↑+2H2O;多余的二氧化硫用酸性KMnO4溶液吸收,防止干扰后面的试验,故答案为:Cu+2H2SO4(浓) CuSO4+SO2↑+2H2O;除去SO2气体;②二氧化碳与Na2SiO3溶液反应生成硅酸,证明了碳酸酸性比硅酸强,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所以盛有Na2SiO3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即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故答案为:盛有Na2SiO3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③依据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判断非金属性强弱,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的是亚硫酸,不是最高价含氧酸,所以不能判断非金属性强弱,试管D中发生反应是二氧化硫与碳酸氢钠生成二氧化碳,其离子方程式为:SO2+2HCO3﹣=SO32﹣+H2O+2CO2,故答案为:否;SO2+2HCO3﹣=SO32﹣+H2O+2CO2。 
21.【答案】实验一:电极必须是两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实验二:溶液必须是电解质溶液
实验三:必须构成闭合回路
(1)左;Al﹣3e﹣+4OH﹣=AlO2﹣+2H2O
(2)CD
【解析】实验一:由①②可知,当两极相同时,不能形成原电池;由③④可知,当两极是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金属一种是非金属时,可以形成原电池;故答案为:电极必须是两活泼性不同的电极;实验二:①中乙醇是非电解质,溶液中无自由移动离子;②中硫酸是电解质,硫酸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离子,能形成原电池;故答案为:溶液必须是电解质溶液;实验三:要有电流,必须能形成闭合回路。故答案为:必须构成闭合回路;(1)在图1装置中,若A 为镁片,B为铝片,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铝是负极,镁是正极,电流计的指针应向左偏转,此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Al﹣3e﹣+4OH﹣=AlO2﹣+2H2O,故答案为:左;Al﹣3e﹣+4OH﹣=AlO2﹣+2H2O;(2)A.由图象可知,该原电池反应式为:Zn+Cu2+=Zn2++Cu,Zn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u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B.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故两池中c(SO42﹣)不变,故B错误;C.甲池中的Zn2+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乙池,乙池中发生反应:Cu2++2e﹣=Cu,保持溶液呈电中性,进入乙池的Zn2+与放电的Cu2+的物质的量相等,而Zn的摩尔质量大于Cu,故乙池溶液总质量增大,故C正确;D.该原电池反应式为:Zn+Cu2+=Zn2++Cu,Zn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D正确,故选:CD。 
22.【答案】(1)FeCl3       (2)除去银中过量的铁
(3)升华;萃取    (4)将I2加在淀粉溶液中,溶液显蓝色
(5)2Fe2++4I﹣+3Cl2=2Fe3++2I2+6Cl﹣
【解析】依据流程分析富碘卤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过滤洗涤得到AgI,加入铁屑、水反应是碘单质Ag和FeI2,判断乙为FeI2,通入适量氯气反应生成I2,利用碘单质易升华,易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提纯碘单质;Ag稀硫酸清洗后得到银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银循环利用;(1)上述分析判断,丁中溶质的化学式为:FeCl3,故答案为:FeCl3;(2)第④步操作中用稀硫酸浸洗的目的是除去③步骤加入过量的铁,除去银中过量的铁,故答案为:除去银中过量的铁;(3)利用碘单质易升华提纯碘单质,易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利用萃取分液的方法提纯碘单质,故答案为:升华;萃取;(4)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检验,将I2加在淀粉溶液中,溶液显蓝色证明是碘单质,故答案为:将I2加在淀粉溶液中,溶液显蓝色;(5)判断乙为FeI2,通入稍过量氯气反应生成铁离子和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4I﹣+3Cl2=2Fe3++2I2+6Cl﹣,故答案为:2Fe2++4I﹣+3Cl2=2Fe3++2I2+6Cl﹣。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m
最新试题

点击排行

推荐试题

| 触屏站| 加入收藏 | 版权申明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