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
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m 课时跟踪训练(十六)
一、
选择题1.“他的民权思想,能与黄宗羲等人的反思相应,民生的主张也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平均主义相应,民族主义的诉求,则触动当时全民悲愤的心弦。”这里的“他”是指( )
A.魏源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解析] 分析材料可知,主要强调了“民族”“民权”和“民生”的主张.符合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主张,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2.“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 )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解析] 本题考查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有关内容,意在考查提炼有效信息并做正确阐释的能力。结合“革命”“独立”等关键词可知,该歌谣反映了民众推翻清王朝统治的要求和愿望,其反映了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已经影响到民众,因此B项与题干信息吻合。
[答案] B
3.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一文中强调革命任务有三,即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它们分别是指( )
A.民族、民权、民生 B.民族、民生、民权
C.民生、民族、民权 D.民权、民生、民族
[解析] 在三民主义思想体系中,“民族”指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完成民族革命的任务;“民权”指创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翻封建制度、完成政治革命的任务;“民生”指进行社会改革以满足人民生存需要,完成社会革命的任务。
[答案] A
4.孙中山指出“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针对这个问题他提出的解决方案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解析] “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指的是欧美国家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出现的种种弊端和社会问题,孙中山想未雨绸缪“毕其功于一役”,为此他提出“社会革命”的方案——平均地权,故D项正确。
[答案] D
5.一百年多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 )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龌龊,复四千年之祖国”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民权主义指的是创立民国,即为政体问题。A项说的正是君主专制政体才是革命的根本,正确;B、D两项是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项是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答案] A
6.1924年,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这在客观上反映了 ( )
①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加剧 ②民族资产阶级继续保持了其革命性的一面 ③中国各革命阶级开始了联合斗争 ④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解析] 整个近代史,中国都面临西方列强的入侵,民族危机的加剧。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这种理论的完善与发展,说明孙中山对革命的坚持不懈,也就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继续保持了其革命性的一面,因此,①是背景,②③④是意义,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
[答案] A
7.1925年,《纽约时报》特派记者警告说:“激进党”(指国民党)决心废除“所有外国特殊地位、特权和治外法权”。据此可知当时国民党“激进”的表现是 ( )
A.重新解释民族主义 B.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C.彻底实现民生主义 D.极力破坏国共合作
[解析] 从“1925年”“废除‘所有外国……治外法权’”,可见此时激进党即国民党,已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体现了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A项符合要求。
[答案] A
8.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目的是( )
A.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
B.提高工人和农民的政治地位
C.解放工人和农民
D.约束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是属于孙中山民生主义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想实现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余,反对贫富分化严重,故选A项。
[答案] A
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辛亥革命的成果之一,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性,但同时也存在缺陷,其最明显的缺陷就是“因人立法”。“因人立法”主要体现的是《临时约法》规定 ( )
A.实行责任内阁制 B.实行总统制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国会有立法权
[解析] 所谓“因人立法”是指《临时约法》因袁世凯将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为限制其权力而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改变了原来的总统制。
[答案] A
10.新三民主义在实践方面的主要意义是 ( )
A.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形成和发展
C.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解析] 新三民主义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指导思想,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故A项错误;新三民主义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形成和发展,故B项正确;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而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是在1924年,故C项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结果,此时国共两党有各自的指导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 B
11.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它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一致性主要是( )
A.驱逐帝国主义势力,打倒军阀
B.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消灭私有制
C.平均地权,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D.召集国民会议,废除不平等条约
[解析] 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一致性主要体现了两党的共同目标:即反帝反封建,故选A项。
[答案] A
1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他的)民族主义里,有德国纳粹与法西斯精神之优点,而无其缺失。民生主义里,有苏俄共产政权向往之长处,而无其偏病。民权主义又把英美代议制度之理论,释回增美。”在钱穆看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 )
A.是一个西方思想的大杂烩
B.实现了中国传统政治与西方政治的完美结合
C.脱离了中国的现实
D.合乎世界政治新潮流
[解析] 钱穆认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集法西斯精神的优点,民生主义集苏俄共产政权的长处,民权主义集英美代议制的理论,体现了三民主义合乎世界政治新潮流,故D项正确。
[答案] D
二、非
选择题13.孙中山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为以后的中国人提供了经验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的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的演说
材料二 ……宣言如下:
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
二、……
三、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同盟会革命方略·对外宣言》
材料三 我同盟会所主张者,有三民主义: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今民族民权以达目的,惟民生问题尚待解决。
——孙中山1912年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
材料四 (一)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含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二)民权主义……详言之,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三)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
——《国民党一大宣言》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所谓的“三样目的”的内涵,所谓“至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意思?分析材料二、三,你认为民族独立的任务是否已经完成?结合史实说明原因。
(2)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较之前有哪些新的发展?从孙中山个人品格方面考虑其原因是什么?
[解析] 第(1)问,“三样目的”的内涵就是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至完美的国家”是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据辛亥革命及之后的历史事实说明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第(2)问,新的发展的表现概括材料即可;新发展的原因从个人品格的角度进行解答。
[答案] (1)内涵:推翻满洲贵族的封建专制统治;实行共和政体;平均地权。意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否。
原因: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清朝的专制统治,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敢彻底反帝,外来民族压迫依然存在;辛亥革命后虽然建立了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扶植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实行专制独裁统治,民权主义并没有完成。
(2)新发展: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明确提出反帝;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提出节制资本。孙中山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品格。
14.探索救国救民道路是孙中山先生毕生的追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我们要解决民生问题,保护本国工业不为外国侵夺,便先要有政治力量,自己能够保护工业。中国现在受条约的束缚,失去了政治的主权,不但是不能保护本国工业,反要保护外国工业。……就是要全国人民都可以得安乐,都不致受财产分配不均的痛苦……所以……我们的三民主义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意思,就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共管,利益是人民共享。——《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 国民党“一大”闭幕不久在对驻广州湘军发表的学说中讲:“俄国革命,不但皇帝的压迫要反对,就是列强的压迫也要反对,和全世界资本制度的压迫都一齐反对。……推究俄国革命的发起,是由于三种人:农、工、兵。俄国现时的政府,又叫农工兵政府,是由农、工、兵三界人民派代表所组织而成的。……要知我们革命成功的将来详细情形,更可用俄国人民现在怎样享福的情形(来想象)。”——《孙中山全集》
材料四 孙中山一生主张共同奋斗救中国,这就是他主张国共合作的原因。共产党是一个代表工农劳动阶级利益的政党,孙中山知道没有这些劳动阶级的热烈支持与合作,就不可能顺利完成国民革命的使命。
——宋庆龄《为新中国奋斗》
(1)材料一中孙中山“谋中国革命”所持的理论是什么?其形成有何特点?
(2)依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认为“解决民生问题”的条件。
(3)结合材料三、四,概括孙中山对俄国革命的基本观点,并指出他主张国共合作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孙中山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中体现的优秀品质。
[解析] 第(1)问,由材料可知是三民主义;“特点”结合材料总结即可。第(2)问,要从材料中提炼,提炼时注意材料中三个省略号把材料分成三部分,即从三方面归纳。第(3)问,分析两则材料,从中归纳概括即可。第(4)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理论:三民主义。特点:继承传统思想、借鉴西方学说和个人创新相结合。
(2)条件:实现民族独立;防止贫富不均;与民主政治相结合。
(3)基本观点: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列强压迫,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依靠工农群众。原因:受俄国革命启发;中国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
(4)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
文章来
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m